《吳健雄小傳》
吳健雄在舊金山是為了要探望她的一位林姓女同學,本來只準備停留一個禮拜,但是她經由當時一位中國學生會會長的介紹,由早幾個禮拜到達柏克萊,也是唸物理的的袁家騮領著參觀了柏克萊的物理實驗設備,結果竟然使她改變了原先要到密西根大學去的心意,決定留在美國西岸的這個朝氣蓬勃的科學新天地。吳健雄改變主意的另外一個原因,據她自己說,是因為聽說她要去的密西根大學有一個學生俱樂部,雖然是由男女學生共同募得經費蓋的,但是俱樂部落成之後,女學生卻不可以由正門出入,必須由側門進出,這種對女性的歧視,使吳健雄大感意外,原因是她在中國唸書的大學,不但有許多女同學,也從來沒有受過不公平的待遇,她萬萬沒有想到,美國居然還有如此歧視女性的陋習,這使得她對於美國有了完全不同的觀感。
吳健雄心意既定,便由袁家騮陪同著去見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物理系主任柏基(R.Birge)。柏基雖然被批評為是一個十分挑剔、小心眼、對於外國人、特別是對於中國人、女性和任何英文有外國腔的人,都有著很強的偏見,但是他因為看出了吳健雄不凡的物理才分,因此雖然已經開學,柏基還是特別破例接受吳健雄的申請,歡迎她進入柏克萊物理研究所就讀。
吳健雄的改變心意留在柏克萊進修,對她後來一生的科學成就有著極其關鍵的影響,可以說是一個極有眼光的抉擇,因此許多人都會稱讚她的選擇,只有和她同船由中國到美國來唸書的手帕交董若芬,由於突然變成要獨自一個人去密西根唸書,心中很不痛快,也因此和吳健雄斷絕了往日親密的交往,終生都沒有恢復。
吳健雄在柏克萊的求學生涯,確實是她後來成就傑出科學事業的一個契機。當時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大物理學家,有後來主持美國製造原子彈計劃,有「美國原子彈之父」稱號的歐本海默(R.Oppenheimer),有因為發明迴旋加速器而得到諾貝爾獎的勞倫斯(E. Lawrence),吳健雄在名義上是勞倫斯的學生,事實上他是跟隨塞格瑞(E.Segre)做實驗,塞格瑞是由義大利到美國來的一位傑出物理學家,他後來在一九五九年得到諾貝爾物理獎。
吳健雄一開始的實驗工作,是在放射性衰變方面,由於科學家在一九三八年發現了鈾原子核的分裂現象,塞格瑞和吳健雄也就立刻的投入這一方面的研究。吳健雄的實驗工作雖然是在塞格瑞的指導之下,但是許多的想法和工作都是吳健雄獨力完成的,塞格瑞死後出版的自傳評價吳健雄,認為這個他在柏克萊的頭一個學生,對工作十分狂熱,對物理幾乎到了著迷的地步,極有天份,十分聰敏並且才氣縱橫。
吳健雄確實是一個對於工作成就十分專注執著之人,一九五一年因為發現超鈾元素而獲諾貝爾獎的希伯格(Glenn Seaborg),比吳健雄早兩年到柏克萊,也是一位實驗物理學家。希伯格曾經形容吳健雄是他所見最漂亮的女性實驗物理學家,不過他對於吳健雄當時利用加速器做實驗時,所顯現的頑強個性和決心,也是印象深刻。
頁次 >> 01 || 02 || 03 || 04 || 05 || 06 || 07 || 08 || 09 || 10
|